(本文一共1377個字,預計閱讀時長3分鐘。)
養孩子,是父母之本能;愛孩子,是父母之本性;育孩子,是父母之職責。
10歲的孩子,正是活力四射、調皮搗蛋的年紀。小宇卻不得不含淚寫下一封兩頁紙的信向網路求助。
一封10歲男孩的求助信在網上流傳,引發網友關注熱議,親人離去,10歲男孩獨自租房,寫信向社會求助,這個男孩名叫張景宇,近日在網上推文求助。
在信中,他稱自己是,「最苦最難受的孩子」「雖然10歲了身高、體重卻只有同齡人的一半」
他自己沒有錢,也沒有午飯、晚飯吃,只能靠學校的免費午餐延續生命,「每當我看到別人家團團圓圓闔家歡樂時我只有默默地流淚」
男孩說:我有兩個願望……
在求助信中,男孩還有兩個願望,一是能解決溫飽,幫我度過困難時期。
二是能就近上學,如今的學校太遠了,冬天天不亮就要出門,天很黑,很害怕,
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幫助「以後一定會好好報答幫助我的人!」
父親離去母親將其送養並再婚
男孩的父母去哪兒了?為什麼留他一個人居住呢?
張景宇1歲多時父母就離婚了,第二年父親走了,只剩母親一人撫養他長大,然而前不久母親選擇了再婚,於是將景宇送養給別家,可收養景宇的家庭如今有了自己的孩子,不能再繼續收養他了,母親再婚後的新家庭也不接納他。
無奈,母親只能租下一間出租房,讓景宇獨自居住,
網友看後落淚:我們都想幫幫他!
男孩的求助信在網上流傳後,網友們看後紛紛表示:
「孩子太可憐了!」
「我想幫幫他,怎麼聯繫?」
當地部門:情況屬實,已與母親溝通
經過調查,當地政府日前回應稱,信中所寫內容基本屬實,有關部門已開展工作,盡力滿足孩子的願望。
願望一:解決溫飽
當地教育部門已協調學校,每日都為孩子多備一份晚餐。
願望二:就近上學
同時還積極協調處理,將其轉到離家較近的小學,也聯繫政府追加各類補助,並與其母親溝通照顧男孩,如今母親已經答應會就近照顧景宇,如今景宇的願望已經基本實現,媽媽也保證會照顧他,希望今後景宇可以一直得到妥善安排。
正如他在信中所說「在這個美好的世界上生存下去。
」
其實,我們都能理解普通人的艱難,但既然創造了一個生命,就有責任排除萬難撫養他長大。
明明是自己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孩子,卻需要借助輿論熱潮,才將兒子接回家中照顧,這樣的一個媽媽,實在太可怕!
有些人,不配做父母
父母之于子女,「生」是緣分、是恩情,但「養」卻是責任、是義務。然而很多父母,卻像小宇的媽媽一樣,沒能給予孩子最基本的愛和照顧。
如果不是走投無路,承受了太多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東西,孩子也不會將自己的生活狀況訴諸網路,向他人求助。
寫在最後:
養孩子,是父母之本能;愛孩子,是父母之本性;育孩子,是父母之職責。
那些能肩負起養育的責任,給孩子充足的愛和教育的父母,都是這人間的英雄,值得最大聲的喝彩和最誠意的點贊。
當然,我們也希望天底下不負責任的父母,少一點,再少一點。小宇這樣的悲劇,就此止步,再也不會重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