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頻
旅遊要註意!「恙蟲病」正流行中 致死率可達6成!!近4週增60例,花東、離島集中
2020/07/22



▲恙蟲病致死率可達6成

恙蟎生長於陰暗潮濕的草叢中,雌蟲在泥土中產卵,約經三周孵化成幼蟲。當動物或人經過草地時,幼蟲爬至動物或人身上短期寄生,吸食組織液及淋巴液。通常恙蟎的幼蟲壹生中只飽食一次。經3~5天後,離開動物宿主墜落於地上,約經三個月的發育由稚蟲而至成蟲。稚蟲及成蟲均生活於泥土中,以節肢動物的蟲卵及幼蟲或植物的液汁作為食物,並在泥土中越冬。恙蟲立克次體在恙蟎幼蟲體內繁殖,並經卵傳遞至第二代幼蟲。當第二代幼蟲叮咬人或動物時,才將病原體傳播給人或動物而引起發病。

關於恙蟲病的危害,如果延誤治療,由於恙蟲病發展迅速,可能很快出現發熱並引發發心肌炎、胸膜炎、腦炎以及多臟器功能衰竭,甚至導致死亡。

不過,並非每個被恙蟎咬者都會得恙蟲病,患病得具備兩個條件:一是叮咬人體的恙蟎體內有恙蟲立克次體(一種微生物);二是被叮咬者抵抗力較弱。如果這兩個條件都具備,經過4~21天的潛伏期後,被咬者會出現發燒,體溫持續在39~40攝氏度左右。



▲國內疫情解封,為解出國癮,不少民眾衝離島旅遊,圖為澎湖花火節人潮。

國內新冠疫情趨緩出現「報復性出遊」,大量觀光客湧入離島、花東。疾病管制署示警,現在是恙蟲病流行期,如果沒有適當治療致死率可以達到六成,監測過去4週就增加60例個案,大多集中在花東、離島,提醒民眾若到戶外草叢等地活動,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。

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,國內近4週(6月21日至7月18日)共新增60例恙蟲病確定病例,感染地以台東縣(23例)為多,其次為花蓮縣(11例)及金門縣(8例);今年截至7月2日累積176例,其中於花東地區感染個案佔52%,其他還有澎湖、金門、宜蘭為前五名感染縣市。

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,國內全年都有恙蟲病病例發生,歷年通報數自4至5月開始呈現上升,6至7月達高峰,花東及離島地區病例數較多。



▲恙蟲病的病媒為恙蟎,若至郊區、戶外活動或工作必須接觸草叢環境時,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。(圖/疾病管制署提供)

林詠青指出,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而傳染,恙蟎會停留於草叢中,伺機攀附到經過的人類或動物身上。恙蟲病的潛伏期約9至12天,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、頭痛、淋巴結腫大等症狀,約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,恙蟲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焦痂,是疾病的重要特徵。

林詠青說,民眾從事戶外活動如有接觸到草叢環境,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措施,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、長筒襪、長靴及手套等保護性衣物,並將褲管紮入襪內;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,並依照標籤指示說明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(DEET)或派卡瑞丁(Picaridin)成分的防蚊藥劑。

此外,離開草叢後請儘快沐浴及換洗全部衣物,避免恙蟎附著叮咬,如有疑似症狀,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,或有無出入草叢等暴露史,以及時診斷、通報及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