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頻
千萬別碰!龍洞灣出現錢幣水母「好看卻有毒」,民眾浮潛、遊泳慎提防!
2020/07/25

水母雖然好看,但是千萬不要去摸哦!水母普遍都是帶有毒性的,有些水母毒性微弱但是有些水母毒性非常強,嚴重可致死。即使被毒性微弱的水母蟄到也會很痛苦


「錢幣水母」是許多水螅蟲個體聚合而成,中間形成硬圓骨片幫助漂浮。


夏天到了,許多人喜歡到海邊戲水,要小心被水母螫傷。東北角龍洞灣最近出現「錢幣水母」,模樣別致,因具有輕微毒性,建議別觸摸。

海域在每年春夏時節可能出現水母,每年外木山長泳舉辦前,市府都會派人到活動海域打撈水母,避免選手受傷,但還是會傳出零星水母螫傷人事件。

水母美麗的外表下暗藏危機,像基隆沿海常見俗稱葡萄牙戰艦的僧帽水母,藍紫色外觀木當鮮艷,但因毒性較強,泳客苦被螫到產生劇烈過敏反應,嚴重可能喪命。

今年暑氣逼人,不少熱門戲水勝地,民眾像下水餃般下水消暑;東北角浮潛遊客也有增加的趨勢,除了享受海水清涼,還能欣賞海底美景。有遊客在龍洞灣戲水時發現像瓶蓋、像圓盤的漂浮物,仔細觀察原來是錢幣水母。

海大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李孟洲說,錢幣水母是生存在熱帶、亞熱帶的表層漂浮性物種,不具自主遊動能力,主要藉由季風與波流移動。人體肌膚接觸到錢幣水母觸手時,可能產生過敏、紅腫與刺痛反應。

李孟洲表示,文獻顯示曾發現大量錢幣水母出現在日本北部海域,台灣近年有大量錢幣水母,研判可能是日本群體隨大陸沿岸流、黑潮支流移動而來,也可能是因為海水暖化,原本在深海的水螅體轉化為水母型態出現。

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陳銘仁說,錢幣水母是眾多水螅蟲個體聚合而成,中間白色鈣質的硬圓骨片,是用來幫助漂浮。錢幣水母是台灣夏季常見的海中生物,有微毒性,建議民眾不要觸摸。錢幣水母若隨浪潮漂到岸上,曬太陽就會死亡。

基隆鳥會常務理事、海科館志工席平說,到海邊遊憩一定要懂得趨吉避凶。以水母危害來說,潛水客會穿著防寒衣,問題不大,但是浮潛和游泳民眾就要多加提防。到海域活動只要聽到有人被水母螫傷,就應該遠離那處水域,「不要自己流血才知道痛」。

龍洞灣海洋公園表示,水母存在大自然水域,無法禁絕,建議遊客下水應穿著全身包覆的薄式潛水衣,除可保持體溫,也可避免被水母傷害。如果被水母螫傷,可使用清潔的海水清洗傷口,再用含酒[精.液]體中和毒液,或用衛生紙沾氨水敷在患部緩解痛楚,如未改善應儘速就醫。



僧帽水母毒性強,民眾浮潛、游泳要小心防范。


夏天到了許多人喜歡到海邊戲水,但要小心被水母螫傷。


東北角龍洞灣最近出現錢幣水母,模樣別致,因具有輕微毒性,學者建議別觸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