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覺時,手機不能放床頭?電量低、充電時,輻射大?這些答案得弄清楚……
要說你和誰最親,大概沒有人比得上手機了!晚上臨睡前最後一眼看它,早晨起床第一眼看它,一有空閑時間陪玩的還是它。
而在手機依賴程度如此之高的現在,讓大家最擔心的,應該就是手機輻射問題:「睡覺時,手機不能放在枕邊,容易有輻射」、「手機電量低時,輻射會增大」、「邊充電邊用手機,輻射更大」……
那這些說法究竟真假如何呢?今天就來好好剖析一下~
1
輻射,有電離和非電離之分
一說到輻射,很多人就不自覺地害怕,其實根據能量的高低及對生物體的影響,我們又把輻射分爲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大類,而這二者的區別可大著呢:
1
電離輻射
電離輻射包括宇宙射線、X射線和來自放射性物質的輻射 。
比如我們醫學中常用的X光機、CT、骨掃描、放療加速器,以及機場、車站的安檢設備 ,都屬於電離輻射。
不過,只有長期大劑量接觸 電離輻射,也就是當輻射強度足夠大、照射時間足夠長,才會産生危害 。而通常的醫學體檢、車站安檢等都是嚴格控制在安全范圍內的 ,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,不用擔心。
2
非電離輻射
日常生活接觸的多爲非電離輻射,如紅外線、可見光、無線電波、微波 等等。
像手機、WIFI、微波爐、電視、電腦 等發出的都是非電離輻射。
這類輻射所傳導的能量很小,幾乎可以忽略,對人體無害 ,比太陽光中的輻射還安全。既然我們可以在陽光下進行適量活動,那這點非電離輻射何需如此懼怕呢?
既然手機輻射是非電離輻射,爲什麽又被世衛組織劃爲致癌物?
2
手機輻射真的致癌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