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余光中的《乡愁》吗?
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,我在这头,母亲在那头……
诗歌描绘出亲人离别的苦,盼望着两岸互通的文人用淡淡地笔墨勾勒出对亲人的思念。
台湾与大陆不互通的那些年,两岸亲人彼此眷恋,这首诗歌也是以此为背景。
林青霞的父母也有乡愁,年少时把女儿托付给大陆的亲人,去往台湾后阔别三十多年,思女成疾。
林青霞的姐姐过的怎么样呢?
经过不懈努力,终于寻找到了姐姐的下落,比起妹妹高昂的片酬,她的生活看起来却非常艰苦。
作为林家名副其实的大姐林莉,她与妹妹林青霞分散42年相见,下嫁到河南农村,退休金450元。
林青霞自从知道父亲母亲都惦记大陆的姐姐以后,利用自身去大陆拍戏的时间,发动了不少人去找。
因为时隔三十多年,很多线索无从找起。
当初在老家的爷爷奶奶按理说早就离开人世,知道林莉线索的人都没有,该怎么去找呢?
幸好,林莉身边还有一位亲人,那就是她的姑姑。
她的姑姑看到了哥哥的孩子林青霞刊登报纸找人,于是告诉了林莉,她的亲生父母找到了!
林莉十分震惊,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孤儿,怎么会还有家人?
姑姑有难言之隐,这些年没有把她的身世告诉她,只是怕他们早就不在了……林莉就算知道了也会伤心。
姑姑最终联系上了林青霞和台湾的哥哥嫂嫂,告诉他们,孩子林莉现在还活的好好的,已经结婚生子了。
这故事被收录到报纸上,堪称当年轰动一时的大新闻。
重获失落的亲情,这几个字被印在了报纸上,黑纸白字叙述着大陆的林莉与林家失散多年的故事。
报纸上,讲述了林莉跌宕起伏的人生。
从一个被逼要饭的乞丐,再到乡村老师,再到大明星的姐姐。
她的传奇人生,估计没有人能够复刻。
林莉和林青霞联系上后,多了很多相处的时间。
妹妹来大陆拍戏,经常有意跟姐姐待在一起。
林莉十分震惊林青霞的身份,她从来没想过,妹妹会是轰动台湾的大明星,长的跟仙女一样。
即使两个人身份地位相差悬殊,但是骨子里的血一脉相承。
她们聊的很高兴,林青霞出国或者回台湾的日子,姐妹俩也一直互通书信,刚相认的几年几乎没有断过联系。
林青霞还准备给姐姐二百万,让她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这一笔钱不是嘲讽姐姐,而是心疼她这些年受的苦。
原来当初她被父母托付给爷爷奶奶后,一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。
林莉为了活命,饥荒年代还去要饭吃,吃的最好的还是野菜。
后来野菜都吃不上,她面黄肌瘦,受了姑姑一家的帮助生活才慢慢的好起来。
好不容易上完学谈恋爱,心爱之人还被下放到农村。
为了追爱,姐姐林莉孤身一人嫁到河南农村,后来成为了一名乡村老师,过着清贫但满足的日子。
遇上林青霞以后,她还是坚持自己的底线,不能拿别人的钱!
虽然是自己的妹妹,可是妹妹没有赡养姐姐的义务。
林青霞不明白为什么姐姐如此坚定,她各种劝说姐姐收钱,还被林莉甩脸子,最终作罢了。
可能姐姐不想让金钱,来污浊姐妹俩的感情吧。
姐姐过的如此“穷困潦倒”,她还是十分的不忍心。
这些年姐姐的苦已经吃够了,她很想把姐姐当成长辈一辈子养着。
只不过坚强的林莉,不会给任何人这样的机会。
林莉自己过的清贫,但是身体里还是有傲骨的。
妹妹的好意她看在眼里,更加珍惜台湾的亲人们。
没过多久,林青霞为了丈夫和孩子,定居在美国。
姐妹两个人身份悬殊越来越大,林莉不可能随时去找妹妹叙旧,林青霞也不能总是离开家庭找姐姐。
两个人为了各自的家庭忙活,远在台湾的父母相继离世,姐妹俩的关系似乎也越来越远了。
林莉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,因为是编制等问题,她只拿到了每个月四百多快的退休金,生活靠着儿女才有保障。
值得高兴的是,孩子们都被她送上了大学,衣食无忧。
时至今日,林莉觉得这辈子最幸福的一件事,就是父母死之前见到了她,没有了遗憾。
她感恩父母三十多年的寻找,让她不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。
关注我,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。